第一章:计算机基础

第一节:数据表示

1、进制互转

  • 进制表示

二进制只有0和1,所有指令都会转换成底层二进制代码。一个10进制由8位二进制组成,1-10如下:

二进制

十进制

00000001

1

00000010

2

00000011

3

00000100

4

00000101

5

00000110

6

00000110

7

00001000

8

00001001

9

00001010

10

  • 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

方法1:熟练掌握2的幂次方的值,套表格直接转换:

2^x

x=7

x=6

x=5

x=4

x=3

x=2

x=1

x=0

位权

2^7

2^6

2^5

2^4

2^3

2^2

2^1

2^0

对应数值

128

64

32

16

8

4

2

1

例子:

将(250)的10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表示为

250=128+64+32+16+8+2=2^7+2^6+2^5+2^4+2^3+2^1

=11111010

方法二:用10进制除以2取余,直到商为0

  • 二进制小数转十进制

方法一:小数转二进制从左到右依次展开,幂次方取负数

2^x

x=-1

x=-2

x=-3

x=-4

x=-5

x=-6

x=-7

位权

2^-1

2^-2

2^-3

2^-4

2^-5

2^-6

2^-7

对应数值

1/2

1/4

8/1

1/16

1/32

1/64

1/128

例:(0.1011)转换为十进制

(0.1 0 1 1 )

2^-1 2^-2 2^-3 2^-4

=1/2+1/8+1/16=(11/16)

方法二:十进制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

  • 二进制转八进制

    从右往左起每三位二进制转一位八进制,不足三位的在最左边补0;反之转二进制码,每一位八进制转为三位二进制。

    (100 011 110)=(436)

  • 二进制转十六进制

    从右往左起每四位二进制转一位十六进制,不足四位的在最左边补0;反之转二进制码,每一位十六进制转为四位二进制。

    十六进制由1-9 大于9则是a-f(最大16) (1 0001 1110)=(11E)

2、反码、补码、原码

反码表示数要先转原码再计算。

+1

-1

1+(-1)

+0/-0

原码

0 0000001

1 0000001

1 0000010

+0(00000000)-0(10000000)

反码

0 0000001

1 1111110

1 1111111

+0(00000000)-0(11111111)

补码

0 0000001

1 1111111

0 0000000

00000000

原码1+(-1)运算

0 0000001

1 0000001

1 0000010 原码相加进位

原码、反码、补码的定义

正数

负数

原码

最高位添加符号位0

最高位添加符号位1

反码

与原码相同

保持原符号位不变,数值位按位取反

补码

与原码相同

先保持原符号位不变,数值位按位取反再加1

示例:

若某整数16位补码为FFFFH(),则该进制十进制数值为多少

-先取二进制原码:1111 1111 1111 1111

1000 0000 0000 0000

补码是先取反再加1 所以最后一位为1表示为1000 0000 0000 0001

3、逻辑运算

第二节:计算机体系结构结构

1、冯-诺依曼体系结构

控制器主要组成部件包含:控制器、运算器、寄存器、输入设备、输出设备

  • 控制器主要组成部分

  • 运算器主要组成部分

  • 存储器

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(简称主存或内存)和辅助存储器(简称辅存或外存)。主存是直接和CPU直接交换信息。外存需要先把信息读取到内存再由内存和CPU进行数据交换

  1. 主存储器(main memory)

    • 存放指令和数据,并能由CPU直接随机存取

    • 主存储器可以叠加,数据断电后会丢失。

  2. 辅助存储器

    • 用于存放需要长时间保存的程序或数据,断电后不会丢失,容量较大,但存取速度慢

  • 输入设备

    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的信息设备,是人机交互的桥梁。如键盘、鼠标、摄像头、扫描仪等

  • 输出设备

用于接收计算机的数据输出设备,如显示器、打印机、音响等

2、计算机总线

  • 总线的定义

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

  • 计算机总线分类

按照传输信息种类可分为数据总线、地址总线、控制总线

- 数据总线宽度:指CPU种运算器和存储器之间互相连接的内部总线根数,也指代CPU一次读取的二进制位数。也是字长 - 地址总线宽度:也叫地址总线根数,决定了寻址的空间大小。

例如:数据总线宽度为16,说明字长为16bit

地址总线宽度为16,则说明CPU可寻址空间大小为2^16

3、指令系统

1、寻址方式

  • 指令的组成

操作码:指明该指令要完成的操作,如取数,做加法或输出数据等

地址码:指明操作数的内容或所在的存储单元地址

  • 寻址方式

    指获得操作数的方法,在指令系统种可采用多种寻址方式,以实现扩大寻址空间并提高编程灵活性的目的

    常见的寻址方式有:

    1、立即寻址 2、变址寻址 3、直接寻址 4、间接寻址 5、寄存器寻址 6、寄存器间接寻址3.

    常考的几种寻址方式:立即寻址(操作数在指令中。速度最快),直接寻址(操作数在内存中,访存一次)

考点二:多种寻址方式的目的

在指令系统中用多种寻址方式的目的是:扩大寻址空间并提高变成灵活性

2、指令系统的类型

类型分两种

指令系统类型

指令

寻址方式

实现方式

CISC(复杂)

数量多,使用频率差别大,可变长格式

支持多种

微程序控制技术

RISC(精简)

数量少,使用频率接近,定长格式,大部分为单周期指令,操作寄存器只有load/store操作内存

支持方式少

增加了通用寄存器;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,适合采用流水线

3、flynn分类

4、流水线技术

计算流水线周期:各流水段中,执行时间最长的那一段。

n条指令,采用(t1+t2+t3)+(n-1)t

例 : 若指令流水线把一条指令分为取指、分析和执行三部分,且三部分的时间分别是取指2ns,分析2ns,执行lns。那 么,流水线周期是?100条指令全部执行完毕需要的时间就是?

解答:

流水线周期为:2ns

流水线执行100条指令的时间为:( 2 + 2 + 1 ) + ( 100 -1) × 2 = 203nS

  • 流水线技术指标

    吞吐率:单位时间内流水线完成的任务数量,Tp=n/Tkn表示指令条数,Tk表示处理n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。理论上最大的吞吐率是:1 / 流水线周期 。

    加速比:不使用流水线所用的时间与使用流水线所用的时间比即为加速比。

    S=Ts/Tk

    效率:流水线的设备利用率称为流水线效率。(采用流水线完成n个任务占用的时空区域有效面积与所占区域总面积之比) 。

  • 相关术语

MlPS(Million | nstructions Per Second): 表示每秒处理的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。

CPI(CIock cycle PerInstruction): 平均指令周期数,表示平均每条计算机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钟周期。

考法1:

流水线周期t(各流水段中最长的一段)、计算公式(t1+t2+t3+(n-1)t)、理论最大吞吐率(1 / 流水线周期 。)

第三节、存储结构

1、存储系统

(1)、多级存储结构

  • cache缓存——主存层次和主存——辅存层次

层次

主要作用

实现方式

cache缓存——主存

缓和CPU和主存之间的速率矛盾

硬件

主存——辅存层次

逻辑扩大主存空间

软、硬件

  • 局部性原理:是层次化存储结构的支撑

    • 时间局部性:刚被访问的内容,立即又被访问。

    • 空间局部性:刚被访问的内容,临近的空间很快就再次被访问

  1. 考点一:多级存储的速度/容量/目的

考点

描述

存储速度

寄存器>cache>主存>外存

存储容量

寄存器>cache<主存<外存

多级存储结构的目的

解决存储容量、成本和速度之间的矛盾

  1. 考点2:cache缓存——主存层次和主存——辅存层次(表格同上)

2、主存

  • (1)主存储器(Main memory)

简称主存,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数据,并能由CPU直接随机存取。主要由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组成,主要为DRAM组成。

主存

可读可写

掉电丢失

需要动态刷新

ROM

仅可读

/

RAM/SRAM

RAM/DRAM

  • (2)芯片类型

在微机发展初期,BIOS都是存放在ROM(Read Only Memory)中,另外还有:

闪存存储器(Flash Memory):简称闪存,在不加电的情况下能长期保存存储的信息,既有ROM的特点,又有很高的存取速度,而且易于擦除和重写,功耗很小,也可以用作固态大容量存储器的存储芯片。

芯片类型

可读可写

可擦除

ROM

只读存储器

不可

EPROM

可擦除可编程ROM

紫外线可擦除

EPROM

电可擦除可编程ROM

电可擦除

Flash Memory

易于擦除和重写

EEPROM的升级

  1. 考点1、主存的组成(主存表格内容)

  2. 考点2、flash闪存的特点

    • flash闪存:可读可写,掉电不会丢失,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,以块为单位进行擦除和重写,可代替ROM,但不能代替RAM和主存。

  • (3)主存容量

采用随机存取的方式,需要对每个存储单元进行编址。

地址编号通常采用16进制表示。

主存容量=存储单元的个数*存储单元的容量

存储单元计算最后要加1:(5-0 +1)*8bit

  • (4)容量单位

    • 位:用bit表示,一个二进制表示1bit

    • 字节:用B表示,1B=8bit

    • 字:通常为字节的整数倍,常见有:8/16/32/64bit实际表示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位数

    • K:1K=2^10=1024B

    • M:1M=2^10K=1024KB

    • G:1G=2^10M=2^20K=1024MB

举个例子:

内存按字节编址,地址从A4000H-CBFFFH,则总共有多少个存储单元,主存储容量为多少?

思路:可先转换为10进制运算,相对简单些。

16 C B F F F — A 4 0 0 0

10 12 11 15 15 1510 4 0 0 0=27FFF+1=28000

答:根据编号范围,可知存储单元个数为:(CBFFF-A4000)+1=28000H个

将28000H转换为2进制: 10 1000 0000 0000 0000

转换为10进制:2^17+2^15(2^10=1K则2^17=2^7K)=2^7K+2^5K=128K+32K=160K

每个存储单元为1字节,及总共28000H个字节,即等于160KB

  • (5)芯片片数的计算

主存的总容量实际上是由一片或多片存储芯片配以控制电路构成的,因此:

存储芯片片数=主存容量/单个存储芯片容量

考点1:主存储容量的计算

  • 主存容量=存储单元的个数*存储单元的容量

  • 存储芯片片数=主存总容量/单个芯片容量

  • 注意:存储单元的个数即地址编号个数,存储单元容量即子长

举例:1 、地址编号从80000H到BFFFFH且按字节编址的内存容量是()KB,若用16K × 4bit 的存储器芯片构成该内存,共需()片 。

计算:BFFFFH-80000H=11 15 15 15 15-80000=3FFFF+1=40000

转换二进制40000=0100 0000 0000 0000 0000=2^8K=256K

存储芯片

256KB/16*4b=32

举例2:

内存按字节编址,从A1000H到B13FFH的区域存储容量为()KB

B13FF-

A1000

103FF+1=10400

转换二进制 0001 0000 0100 0000 0000=2^6K+2^0K=65K

3、cache

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直接,容量较小,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,通常由SRAM组成。

cache是利用局部性原理,将主存中可能被访问的内容调入速度更快 的cache中,以解决CPU和主存直接速度不匹配的问题。

  • 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像方式

映射方式有三种:直接方式、全相连方式、组相连方式

映射方式

特点

直接相连

将一个主存块存储到唯一的一个cache行

全相连

将一个主存块存储到任意一个cache行

组相连

将一个主存块存储到唯一的一个cache组中任意的一个行

1、直接相连

2、全相连

3、组相连

  • cache命中率

指CPU在cache中访问命中概率

如果cache的访问命中率为h,二cache的访问周期是t1,主存的访问周期是t2,则整个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是:

t3=h*t1+(1-h) * t2

  • cache淘汰算法

    • 先进先出

    • 最近最少使用

    • 随机算法

4、硬盘

SATA:使用SATA(serial ATA)接口 的硬盘,又叫串口硬盘,结构简单,支持热插拔拔。

SCDI(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)小型计算机系统的接口,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,成本高,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。

SAS:(serial attached SCSI)即串行连接SCSI,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来的全新接口,主要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,可用性和扩充性,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

FC:(fiber channel)光纤通道,成本高,性能最好。

  • 硬盘对比

SAS

NL SAS

SATA

FC

性能

较高

较高

非常高

可靠性

较高

一般

非常高

价格

一般

较便宜

便宜

非常贵

能耗

较低

较低

应用

适用于数据较为分散的高端用户

适合大数据块,业务压力不大的用户使用

适合较大数据块,业务压力不大的用户

适用于高端用户,频繁访问的数据

  • 硬盘分类

    • HDD:传统机械硬盘

    • SSD:固态硬盘

固态硬盘SSD:由控制单元和固态存储单元组成的硬盘

  • 各类存储器的存取方式:

  • 可靠性指标

    • 失效率: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

    •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:一般指产品在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

    •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:一般指产品故障维修所需的平均修复时间

    • 可用性:系统可以无故障运行的概率

  • 可靠性计算

第二章:操作系统

第一节:操作系统概述

1、操作系统的定义:

操作系统(简称OS)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 软件,也是计算机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系统软件,可直接 运行在裸机之上,并提供人机交互的操作界面。

操作系统:DOS、Windows、Unix和Linux(开源)、Android和iCS(移动端)等;

数据库管理系统:Access,Oracle,MySQL等;

语言处理程序:汇编程序、编译程序和Java解释器等;

2、操作系统功能

五大功能:

  1. 进程管理:对处理机的执行时间进行管理,采用多道程序等技述将CPU的时间真正合理的分配给每个任务。

  2. 存储管理:是对主存储器空间的管理。包括存储分配与回收、存储保护、地址映射和主存扩充。

  3. 文件管理:主要包括文件存储空间管理、目录管理、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管理。

  4. 设备管理:对硬件设备进行管理,其中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备的分配启动、完成和回收。

  5. 作业管理:包括任务、人机交互和用户界面管理等。

第二节:进程

进程: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,它是系统进行资原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。它由程序块、进程控制块(PCB)和数据块三部分组成。

  •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:

    • 程序是完成某个特定功能的一系列程序语句的集合

    •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,没有程序就没有进程

    • 程序是静态的概念,而进程是动态的概念,它由创建而产生完成任务后因撤销而消亡

    • 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,而程序不是

  • 进程三态模型

  • 死锁

如果一个进程在等待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(如无限等待另一进程所占有的资源),这种现象称为进程死锁。而如果一个或多个进程产生死锁,就会造成系统死锁。

  • 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

    • 互斥条件: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(独占)。

    • 保持和等待条件: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受阻时,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。

    • 不可剥夺条件:不能强行剥夺其它进程占有的资源。

    • 循环等待条件:多个进程之间形成一种环路等待资源的关系。

  • 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

    • 竞争资源

    • 进程间推进顺序不合法

  • 解决死锁的四种方法

    • 死锁预防:预防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成立

    • 死锁避免:银行家算法

    • 死锁检测:检测是否有死锁发生

    • 死锁解除:强行剥夺或进程撤销

  • 死锁避免--银行家算法

    • 基本原理:分配资源的原则

    • 当一个进程对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不超过系统中的资源数时可以

    • 接纳该进程。

    • 进程可以分期请求资源,但请求的总数不能超过最大需求量量。

    • 当系统现有的资源不能满足进程尚需资源数时,对进程的请情求

    • 可以推迟分配,但总能使进程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资源。

  • 最少资源数计算

R≥m*(n-1)+1

其中,m为并发进程的数量,n为各进程需要的资源数量量。

  • 进程的互斥和同步

  1. 在操作系统中,进程是占有资源的最小单位。

  2. 临界资源: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占用的资源。典型的如丁印机。

  3. 进程互斥:指当一个进程访问某临界资源时,另一个想要认方问此临界资源的进程必须等待。


文章作者: 锦轩
本文链接:
版权声明: 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锦轩个人小站
路由交换 软件类 windows 系统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打赏
微信 微信
支付宝 支付宝